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能力4 做錯事要會反省

小孩子常常犯了錯, 卻不會檢討自己, 而且一錯再錯, 越捅越大洞。要改善孩子的偏差行為, 罰寫是一種方法, 但治標而不治本, 並不是最好的方法, 一如老師所說的對孩子來說, 罰寫是被動的, 下次遇到相同的情況, 仍舊犯錯; 而寫反省單卻是主動的, 讓他們確切知道問題的根源, 自己做錯了什麼, 並且知道如何補救和解決, 以及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如何避免犯錯。

教孩子反省自己的錯誤, 遠比老師處罰他還來得有教育意義。要求學生寫反省單, 可是他們往往不知如何下筆, 這就需要師生根據上一段提到的幾個重點展開對話, 把心裡的疑惑都弄清楚了, 下筆自然比較順利, 幾次以後, 學生就不會感到困難了。

要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除了寫反省單之外, 有些情況還需要演練, 調整應對的方式, 包話言語表達和行為反應, 都要加以修正, 經過反覆的練習之後, 我相信, 犯錯的機率就會大大的降低, 教室氣氛也變得更和諧了。

14 則留言:

  1. 個人感覺導師最忙的地方不是在備課、上課、改作業,而是在第一線的輔導工作,而輔導工作又分為課業輔導和行為輔導,其中行為輔導所耗費的心力和時間更是無法衡量,一件行為偏差的處理,若只是外在的處罰,就處理事情上來說當然快,但若要考慮教育意義,治標作法,則常是夜深人靜午夜夢迴不斷在腦中浮現的影象。如何用有效的方法引領學童由內在去反省和改變,就是我們教師的專業。在教師專業被外人看輕的這個年代,讓我倍感我們需捍衛我們的專業,突顯我們專業的必要性。教育學家桑代克亦提及,教育的目的不在知識的累積,而是行為的改變。知識的教導在現代科技網路發達,及人們知識水準高升的現代,是隨時可被取代的,但如何引領學生行為的改變,就成了我們獨有的專業。讓我們共同捍衛和突顯我們的專業吧!

    回覆刪除
  2. 「孩子有犯錯的權利,教師有教導的義務。」哪個孩子不犯錯?教導他們不重蹈覆轍,培養認錯的勇氣,從錯誤中學習成長,是孩子一生都受用的能力。教師處理學生犯錯事件,面對為自己錯誤不斷找藉口的孩子,情緒管理上難免會生氣激動,輔導的成效自然就大打折扣,蘇老師提供反省單的班級經營技巧,讓學生自陳事情始末,覺知自己做錯了什麼,如何避免一錯再錯,可訓練反省的能力。「知錯能改」是我們期望看到的行為結果,而反省是漫長的中介歷程,在輔導的道路上,教師的三心-「愛心、耐心、同理心」,方能成就具反省力的學生。

    回覆刪除
  3. 人生應該要不斷地從錯誤中學習,發現錯誤、改進錯誤、然後才會逐漸進步、成長。學生有錯教師應適時引導,讓他知道錯誤點在那兒,要求自己以後不再犯,只一味請學生自己去反省其功效不見得有效。

    回覆刪除
  4. 蘇老師的反省單讓同學回歸自我的反省,算是一招有心人的絕招,好像不錯耶,真想把它來做未來生活上做錯事自省的工具,希望它能豐富我的人生,創造一個優質的未來。加油!給自己來個有氧的期許吧。

    回覆刪除
  5. 學校是學生學習犯錯的場所,因此接受學生會犯錯是我們觀念上第一個要突破的.面對學生犯錯我們通常都是氣憤.會氣憤表示我們對學生有所期望,輔導學生最怕的是泠漠.有時候泠漠像一把利劍,恐怕比處罰傷害學生更深,處理學生犯錯首重了解動機.與讓學生那裏錯了..更重要的是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處理自己的心情才能處理好事情...

    回覆刪除
  6.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都會犯錯,尤其是小孩子,他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錯了,錯在那裏?所以要改善孩子的偏為行為,必須讓孩子知道錯在那裏,然後好好反省,檢討自己,老師從旁加以輔導關懷,不打不罵,協助其建立正確的行為模式,教孩子怎樣反省自己的錯誤,遠比老師處罰他還來得有教育意義,孩子自己知道錯了,也學到如何處理的方法,偏差行為將立即獲得改善。

    回覆刪除
  7. 記得以前也曾用過寫反省單的方式,是從「教室high課─班級經營一百招」
    這本書上學來的。內容和老蘇老師的大同小異,不過是由老師提供固定的格式,
    上面寫上:
    1.事情發生的經過。
    2.發生的時候我怎麼處理。
    3.下次再發生同樣的事情我可以怎麼做。
    就如作者所說,教孩子反省自己的錯誤,比老師處罰他更有意義。
    零體罰政策實施後,要如何有效且適當地處理學生問題,更是突顯老師的專
    業能力。輔導犯罪青少年的盧蘇偉老師曾說過:「孩子需要不斷的經驗去教導他
    什麼是對的,而不是懲罰他什麼是錯的。」如何讓孩子能發自內心的自律,真的
    是老師和家長都必須學習的重大課題。

    回覆刪除
  8. 反省的確是減少錯誤最好的方法,常常跟孩子提醒犯錯了應該要反省,
    罰站、規勸是常用的方式,但卻很難從孩子的臉上看出他是否真心知道
    自己犯了錯,而知道他們是否改過又需要時間的觀察。長此以往,費力
    費時卻又不一定能達到效果。
    而蘇老師的方式的確能讓孩子靜下心來思考,當孩子反省過後,我想問
    題發生的頻率一定能下降。而在文章最後和自己的錯誤說再見,更能避
    免讓自己活在過去的錯誤陰影中,鼓勵大家向前邁進。

    回覆刪除
  9. 懂得反省的人,個性較溫和,與人相處融洽;不懂反省的人,內心常感憤恨不平,因為他總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我常告訴學生,我最喜歡誠實的人,尤其是勇於認錯的人,因為承認錯誤是需要勇氣的。
    當學生犯錯時,老師須先控制自己的情緒。〈有點兒難〉先聽學生的解釋,而後讓學生了解錯在哪裡,以後勿犯同樣的錯。學生發自內心的悔改,比嚴厲的指責來得有價值,這才是教育的意義。

    回覆刪除
  10. 記得以前學校也用過反省單的方式來作班級經營,給予學生ㄧ個內省與改過的機會,效果還不錯,不過都是針對惡性重大的學生(偷竊,抽菸,霸凌..),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不過目前的學生都很聽話,偶爾作業忘了交的小迷糊,用這種方法真是小題大作..

    回覆刪除
  11. 世界上唯一的不變就是改變.目前的教育環境對於教師管教學生實有太多的桎梏與束縛.改變自己的心境.情緒.沉澱與轉化.來處理學生的問題.並多給予獎勵.口頭.獎品等等的讚賞與肯定.孩子一定能感受到老師的教育愛!

    回覆刪除
  12. 不難發現,現在的孩子真正需要培養的不在於知識的建構與累積,而是自我的內省能力。缺乏自我的反省能力同時失去了對於別人的尊重,那麼所有的教育行動都將淪為空談,引導孩子對於正確的自我反省正是所有教師最需具備的能力之一。

    回覆刪除
  13. 文中提到「敎孩子反省自己的錯誤,遠比老師處罰他還來得有教育意義」,當孩子犯錯時,不要以批評的態度對待孩子,容許孩子有反省和改進的機會,並適時的引導他們,將其觀念導正,這樣的教育才具有實質教育意義。

    回覆刪除
  14. 人不怕犯錯,最怕的是犯了錯而沒有承認的勇氣.所謂人非聖賢.熟能無過...能過勇於認錯.並知錯能改.進入內心深層的省悟與覺悟.這樣才能啟發小孩去明辨對與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能做.懂是非.才是一個人正確的人格認知價值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