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能力14激發學習動機,更有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蘇老師察覺有部分學生數學需加強提出「數學課後補救教學」希望能激發出學生學習動機,更有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他把學生分成三組:
一、「資優組」讓學生自修算課外數學本裡的題目。
二、「中等組」計算〈數學總複習〉課外數學本,挑單元讓學生練習,請學生一有問題就舉手發問,老師試著幫他們找出數學盲點。
三、「極待加強組」讓學生先做今日的數學課程研討。同學之間交換上課筆記,用討論方式了解今日上課內容,討論完畢再做習作題目練習。
此種模式實施ㄧ段時間後,不再是「老師教,學生學」的學習模式了,而是提供一個「學習場所」,營造一種「學習情境」讓學生透過同儕的力量來學習「讀書的方法與習慣」以及獲得「學習的樂趣與動機。」
你有何方式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樂趣及動機」和習得「讀書的法與習慣」,請提出與大家分享。

能力13要學會溝通

書中提到一位孩子人緣不好,老師運用「與人良好溝通的四項小技巧」包括:1、用真誠的眼睛望著對方。2、用心傾聽。3、適當的肢體動作。4、適時的回應。並加上「拋球哲學: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像是相互在拋球,必須持續有人丟球,有人回應。」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若能輕易被解讀,世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複雜而又難解的問題吧?說者與接收話者的一方,各自從語氣、表情和氛圍等排列組合一句話的種種可能,彼此的理解有所出入也無可厚非。所以我們不能一箱情願的將自己的思想模式、模擬,置入他人的思想,因為他以為的可能和你以為的相去甚遠。
也許「練習」是「學習」的好幫手,會激發出更多潛能與思想模式。所以溝通或許能夠找到彼此之間的平衡點,你是否有更好的溝通模式呢?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能力12學習與父母更親密-洗腳活動

台灣的孩子大約進入青春期以後,對父母就「漸行漸遠」擁抱沒有了,甜言蜜語也沒有了,大多數是「愛在心裡口難開」很多父母頓時覺得颇為落寞空虛,怎麼會這樣呢?也許是功課壓力大吧!也許是學業表現無法達到父母的預期,關係愈來愈緊張吧!也許是羞澀,怕被別人笑吧!也許....
蘇老師設計的洗腳活動,我覺得很有意思,尤其是那位男同學寫的回饋單(第116頁),看了連我的眼眶都微濕呢!母子情深,躍然紙上。
母親很偉大,因為她很辛苦的生下我們,撫育我們,所以每年的母親節,我們都竭盡所能的讓母親歡度這個溫馨的節日。但現在的社會型態,雙薪家庭多,隔代教養的多,父母離異,子女由父親撫育的多,在這個充滿溫馨快樂的日子,有多少人躲在暗處哭泣?
問題:如果你班上有同學,他精心製作的母親卡、康乃馨花,送不出去時你會如何做?

能力11學習同理心與感恩心-假如我沒有雙手

如何培養孩子對身心殘障同胞的同理心及對父母、周遭人、事、物能懷抱著感恩的心,儘管你說得頭頭是道,口沫橫飛,孩子照樣左耳進,右耳出,因為他們認為事不關己。蘇老師設計的教學活動,讓小朋友口咬著筆作畫,如此高難度的動作,小朋友親身體驗了沒有雙手的種種不便,進而對口足畫家勇敢奮鬥的精神,產生由衷的佩服。蘇老師更乘勝追擊,要小朋友寫出假如我沒有雙手的短文,透過深層的思考,孩子將學會如何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以及對父母賜給的健全身體更為珍惜感恩。由於發自內心深處的體悟,才是激勵自己努力向上的動能。我曾經讓小朋友體驗視障的生活,但可惜沒讓他們寫短文,所以印象可能沒那麼深刻。親愛的夥伴們!你們一定也有更好的點子,能否提出來分享?還有面對殘障同胞時,我認為應給予鼓勵支持與機會,而不是一味的同情與可憐,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