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能力13要學會溝通

書中提到一位孩子人緣不好,老師運用「與人良好溝通的四項小技巧」包括:1、用真誠的眼睛望著對方。2、用心傾聽。3、適當的肢體動作。4、適時的回應。並加上「拋球哲學: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像是相互在拋球,必須持續有人丟球,有人回應。」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若能輕易被解讀,世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複雜而又難解的問題吧?說者與接收話者的一方,各自從語氣、表情和氛圍等排列組合一句話的種種可能,彼此的理解有所出入也無可厚非。所以我們不能一箱情願的將自己的思想模式、模擬,置入他人的思想,因為他以為的可能和你以為的相去甚遠。
也許「練習」是「學習」的好幫手,會激發出更多潛能與思想模式。所以溝通或許能夠找到彼此之間的平衡點,你是否有更好的溝通模式呢?

15 則留言:

  1. 目前國語正在上第九課「我們可以說得更好」, 文中提到與人溝通時態度要謙虛, 注意說話的時機及適當的用語。剛好可以和蘇老師所說的溝通遊戲互相配合。當孩子抱怨「為什麼大家不和我做朋友? 為什麼他們都討厭我?」時, 我想這也不是一朝一夕間所造成的, 可能是日積月累而成的, 也許是集體排斥某一個人, 或是有某些特質讓人無法接受。除了蘇老師提到的溝通技巧外, 瞭解原因, 對症下藥, 才能改善問題, 必竟慢性病還是需要長期的追蹤治療, 才能看得到成效。

    回覆刪除
  2. 人是群居動物,「學會與人相處」是重要的生存能力。現在孩子多為獨生子/女,不懂得與同儕相處,很多的摩擦自然產生。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首要之道便是「學會溝通」,溝通的技巧包含語言與非語言(肢體、表情)部分,說話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門學問。人際關係在學校課程是屬於潛在課程,老師總忙於處理班上被孤立、人緣較差孩子的突發事件,且深感無力,若能逆向思考,如同蘇老師將「溝通技巧」納入正式的課程,讓孩子從小就練習如何與他人相處,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避免因人際關係疏離而影響學生個人的學業與心理健康,有效提昇學生的人際關係商數(RQ)。

    回覆刪除
  3. 「時間」、「愛心」、「耐心」和一個變通的腦,就可以處理好孩子的各式狀況。在指導孩子溝通的方式時,還可以運用回到當下情境,讓孩子再做一次好的處理,讓他們了解其實他可以做的更好,講得更好。但需要時間。

    回覆刪除
  4. 和他人溝通,真的是一門大學問。有些人是天生的高手,有些人卻是愈說愈糟,對這些孩子而言,練習和的確是很重要的。對孩子而言,他們世界是天真的,沒什麼心機,我覺得只要平常待人和善,自然可以交到朋友,也就沒什麼溝通的問題;而表達,不就是國語課的內容嗎?所以讓孩子敢說、能說、會說就是最重要的課題。

    回覆刪除
  5. 蘇老師要求孩子們與不太熟的同學聊天…的演進,從過程中孩子們的溝通也隨之展開,溝通是互動的開始,同學間的友誼也是由互動中建立的,良好的溝通…多說正面的話少說負面的話!
    孩子人緣不好,被孤立了…怎麼辦?想想…除了溝通互動外..還是請小朋友多讀書多充實自己…
    除了溝通增進同學間戶動外….我想小組合作應是一個可以嚐試的點子罷

    回覆刪除
  6. 溝通是個人或團體,藉著某種媒介,將思想、情感、意見和訊息,傳遞給另一方,並能產生了解,建立共識的一種歷程。學生之間相處的問題.除了溝通外.必須本身的行為合乎規範.才能在真誠的條件下.獲得改善...

    回覆刪除
  7. 人際間的衝突與不滿,往往都是溝通不良所造成。
    每個人可能由於立場不同、價值觀不同、基礎認知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我覺得良好的溝通就是知道「怎樣說」比「說甚麼」更來得重要。

    回覆刪除
  8. 任何人都不能離開群體而獨自生活,因此學習如何與人相處,人際溝通就是很重要的課題。當今的孩子都養尊處優慣了,自我意識很強,不容易接納別人的意見。所以父母或師長應從小就培養孩子與人互動溝通的能力,有良好的親子關係當橋樑及多參與社區活動,增廣見聞,建立自信心,都有助於人際溝通的好方法。

    回覆刪除
  9. 大家總認為"溝通"是一門重要的說話藝術,但事實上我們常忽略了教孩子"傾聽"也是溝通的重要一環。與人交談的同時,若只是一味的想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顧他人的意見,各據己見,我想再多的表達也只是無效的溝通,更甚而造成更多的誤解與衝突。

    回覆刪除
  10.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11. 如何與人溝通是一門大學問,不是一蹴可幾的。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我們應教導他們如何傾聽,養成與人對談應有的禮貌。當他們聽得懂別人「說什麼」,自己的態度又是那麼誠懇時,就不至於陰錯陽差,造成更大的誤解。
    至於表達的能力,我覺得藉由小組討論的方式,可提高平常較安靜的孩子他們說話的勇氣及技巧。

    回覆刪除
  12. 國語文的能力指標就有針對說話能力列出的項目,
    其中有一項是「能選擇良好的溝通方式,建立正面的人際關係。」
    就如國芳所言,國語課的教學包含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但是除了敢說、會說以外,「如何說」也是很重要的。
    教學至今,常會發現學生最缺乏的就是說話的「禮節」,所以容易與人發生摩擦,進而影響人際關係。
    因此透過情境的練習,讓學生知道適時的說話,說合適的話,是人際溝通課程一項不錯的教學方式。

    回覆刪除
  13. 在現今複雜的社會裏,除了五倫之外,更需講求第六倫─「群己關係」,也就是人際關係(EQ),學會與他人溝通,懂得溝通的技巧,尊重別人,如用心傾聽,適時的回應,不插話,用真誠的眼神望著對方,這都是良好溝通的技巧。
    所以想要人際關係好,就要懂得運用技巧去與人溝通,這就得靠平常多練習,才能成為習慣,累積經驗,與人相處也才能得心應手。

    回覆刪除
  14. 國情不同,教養的方式便不同,國外的教育老師鼓勵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看法,培養孩子的自信,反觀國內的教室要求安靜幾乎是我共同的特色,孩子的自信被團體約制的規範抺煞殆盡,所以我們常說"保持安靜""要聽話"漸漸的孩子不愛說話了,不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看法.制約學習理論告訴我們得到增強的的行為會持續,所以希望我們的老師多鼓勵表達自己的想法,

    回覆刪除
  15. 當小朋友會在聯絡簿裡針對人際溝通問題向老師求救,顯示蘇老師與班上小朋友互動良好,溝通無礙,而文中所提拋球哲學的溝通技巧是我們可以學習並運用於日常生活中,並鼓勵孩子要做一個勇於拋球的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