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能力七 要擴展生活經驗--孩子的自助旅行

文中提到蘇老師為了嘉獎放學後自發性留下來加強數學的孩子們,於是和他們相約只要第一次考試數學成績有進步,就會帶他們出去玩。我想其中有幾個重點提供各位參考:
一、必須強調這是一趟「孩子自己的自助旅行」,藉此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
二、學生們正用親身的體驗,去感受這個真實的世界!並藉此訓練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三、教師在整個活動所扮演的角色是安全維護、觀察者、並在學生疑惑時提供選擇項目,最後仍
經由民主機制,由學生思考作決定。
四、在「一堂開源節流的課」中提到學生金錢的使用觀念:現在孩子缺乏用錢的正確觀念;不能
說他們錯,只是他們不懂。於是這樣的自助體驗旅行教學正是最好的一堂課。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能力6每一種生命都值得感動與被尊重

品格倫理來自於感情,而對生命的尊重與感動就是感情培育的場域。站在教育現場的最前線,教師需要有對教育的敏感,一個單純的學生事件,一個偶然的機會都可能是難得的機會教育,善加運用都是活化的教育素材。光從書本上習得的是死知識,生活現場學得的是活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品格倫理的內化。
看著孩子從害怕椿象,養椿象到放生,體驗真實的生命,讓生命與生命相遇,內化出孩子對生命的尊重與感動,這樣的活動是課本教不來的,但卻又比課本來的有價值。老師在課堂上講十遍,比不上孩子親身體驗一遍。體驗學習是從「做中學」,在老師的觀察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去做,而非直接告訴學生如何去做。
從這篇文章中,讓我更覺得我們應該更提高我們教育的敏感度,將生活遭周具體的題材與課程結合,來活化教學內容,讓孩子從實際體驗中,加深學習印象。又是一項我們該有的專業,也更提升了教師專業的不可取代性。

能力5要學習尊重他人--睡午覺的選擇權

在能力5的這篇文章中,我有兩點的心得,第一、尊重應該建立在合理的範圍內。第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尊重」在眾多的品德教育核心價值評選中,是大多數人一致認同的一個項目。而教師和老師等大人們口口聲聲講「尊重」卻容易忽略了對孩子選擇的「尊重」。總認為孩子、學生就「應該」怎麼樣。
然而「尊重」應該是建立在合理的情況下,當面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時,身為教師和家長的就需適時的介入引導,而非一味的「尊重」,認同合理的是「尊重」,認同不合理的就成了「放縱」,因此睡不睡午覺雖然是見人見智的問題,但若考慮到「紀律」、「上課精神」層面時,個人還是較贊同睡午覺的啦。
從「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句話流行後,「責任」這個觀念在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念中迅速的褪色,現今的小朋友在父母過度的寵幸之下甚至已無「責任」的觀念。而來林森二年,我在接班後都會跟孩子要求四件事:一、誠實,二、禮貌,三、責任,四、紀律。由他律引入自律,就必需為自己的所做所為負責任,並做個勇於承擔的人。教育孩子去分辨一個行為之後可能面臨的結果,而決定要怎麼做。不過難在,老師要堅持自己所訂下的規則,因為一旦無法堅持,效果打了很大的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