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能力七 要擴展生活經驗--孩子的自助旅行

文中提到蘇老師為了嘉獎放學後自發性留下來加強數學的孩子們,於是和他們相約只要第一次考試數學成績有進步,就會帶他們出去玩。我想其中有幾個重點提供各位參考:
一、必須強調這是一趟「孩子自己的自助旅行」,藉此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
二、學生們正用親身的體驗,去感受這個真實的世界!並藉此訓練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三、教師在整個活動所扮演的角色是安全維護、觀察者、並在學生疑惑時提供選擇項目,最後仍
經由民主機制,由學生思考作決定。
四、在「一堂開源節流的課」中提到學生金錢的使用觀念:現在孩子缺乏用錢的正確觀念;不能
說他們錯,只是他們不懂。於是這樣的自助體驗旅行教學正是最好的一堂課。

14 則留言:

  1. 記得幾年前帶學生參加通霄國小話劇比賽,去程有家長幫忙載學生,回程必須等家長送完安親班學生才能幫忙載學生回苑裡,必須等一個鐘頭,學生一聽要這麼久就央求我說:「老師帶我們搭火車好不好,因為家人出遊都爸爸開車,我都沒坐過火車。」其他好幾個學生也這麼說,於是帶著他們逛完通霄街,就到火車站,請學生看時刻表,拿錢給他們買車票,孩子興奮不已,我們要搭火車了。到了月台,孩子引頸企盼火車快點到來,猜火車會從哪各方向進來,會不會很多人,看他們高興的神情,我覺得答應他們此事值得了。在火車來之前在月台上拍了幾張相。一會兒火車終於來了,排隊依序上車,車廂又寬又舒服,老師幫我照張相。學生尚未滿足坐火車樂趣,火車已緩緩進到苑裡站,老師,這麼快就到了。以後再帶我們搭遠一點好不好,我回答:就等下次的機會囉!所以,讓孩子親身體驗可從中學習到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深化內心的知識,增加孩子的視野。

    回覆刪除
  2. "擁有豐富生活經驗的孩子,腦筋才會靈活轉得快"
    我們的孩子資質不差,只是城鄉與家庭背景的落差.讓他們少了機會,很多人覺得我們偏鄉的學校沒競爭力,所以這次要辦與原鄉交流的體驗活動,讓他累積多一些的生活經驗,只是孩子每多一項的體驗就意味老師要多一份的付出,犠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感謝國芳老師和願意隨行陪同的永龍老師,以及幕後協助的英信老師.瑋婷老師與兩位主任,因為你們的付出讓我們的孩子有機會與別的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線.

    回覆刪除
  3.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課本所學的是知識,旅行增長的是見識,知識加上見識,才會有競爭力。教育家Dewey曾言:「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一次的自助旅行中,學習如何安排規劃行程,解決途中可能遭遇的困難,培養獨立自主的個性,積累豐沛的生命體驗,方能引發更多的想法與創意。

    回覆刪除
  4. 讀書需要動力,挖掘孩子讀書的動力….. 自助旅行也是不錯的點子
    自助旅行-對於孩子是一種經驗,是知識的來源,也是一種生活學習,且是學校課本知識所欠缺的部份,透過蘇老師用寫遊記的方式呈現,讓我真感動-自助旅行中孩子們對景物新鮮好奇和點點滴滴交流互動及旅行後心中深層的感受和美好回憶。

    回覆刪除
  5. 教師扮演引導的角色.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體驗結合.對於學生是永難忘懷的...

    回覆刪除
  6. 帶學生出去可以增廣他們的見聞, 但要特別注意安全。有一次為了獎勵學生, 開車載學生去看電影, 其中一位剛上車就被車門夾到手指, 抵達目的地, 要下車時又被夾到。孩子關車門時並沒有注意到另一個人的手還抓著柱子, 而他的手也放在不該放的位置上, 才釀成這起意外, 不過被夾到兩次, 也太扯了!真懷疑他們有沒有搭過車。或是太興奮了, 不夠機警所造成的。不管如何, 我想出發前還是要提醒學生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 以免遺憾的事一再發生。
    我覺得蘇老師很用心,讓想要一起出遊的學生必須在生活常規、公共事務及學習態度三個向度上表現良好, 才有機會列進入選名單中, 使得班上混亂的氣氛恢復和諧, 能使用這樣的誘因改變學生的行為, 真是高明!

    回覆刪除
  7. 六年級的社會課本中正談到"E化學習",現在的世界透過網際網路,不論身處山林或離島,照樣可以悠遊全世界。文中的立意當然很棒,讚揚的是現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如何透過網路學習,但個人認為所有的學習,皆不如親身體驗來的深刻,來得更有意義,所以在足夠的資源或經費下,能提供孩子不同的生活體驗,我想會比在課堂上口沫橫飛的催眠學生來的更生動有趣吧!

    回覆刪除
  8. 還記得就讀國中時的卓進發老師常常帶著我們去爬山-火炎山、馬拉邦山、鐵砧山都留滿我們的足跡,那真的是這一輩子最美好的回憶。於是當了老師後,也愛舉行戶外教學。透過身體去感受到的,才是真正的存在,期待我們的孩子,在書本之外,也能感受存在的美,相信這樣對他們的身心靈健全會有很大的幫助。

    回覆刪除
  9. 洪蘭教授曾說過:「真正的教室在窗外,人生旅途用到的知識大部分是課本上沒教的。」學習不是只有在教室發生,訓練孩子的獨立自主,更需要讓孩子去親身體驗。
    教學時偶爾會發現書上的情境孩子很難理解,就是因為孩子缺乏生活的體驗,特別是一些經濟弱勢的家庭,小孩子連百貨公司都沒去過。雖然現在可以透過資訊融入讓孩子看照片或影片,但還是沒有實際感受來得印象深刻,所以擴展孩子的生活體驗,打開孩子的眼界,同時也提升孩子的創造力。

    回覆刪除
  10. 蘇老師帶著學生,從三義火車站步行到雕刻街,再沿著鐵軌走到勝興車站,真的好遠!不過經過這次的磨鍊,孩子一定更有自信了,將來遇到困難也會樂觀面對,再不會感到恐懼了。
    學校的課程只有敎孩子基本的學識,生活經驗就要孩子多方去探索、體驗了。在體驗的過程中可能學會了怎麼愛人?怎麼解決問題?當韌度愈強,孩子愈樂觀,生命力也就愈強了。

    回覆刪除
  11. 難能可貴的蘇老師,由於他的用心.付出.與創意,藉著帶孩子的自助旅行中,來擴展及打開孩子的視野,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用自己親身的體驗去感受這個真實的世界,蘇老師對學生點點滴滴的付出真令人感佩,期盼我們的學生在師長引導下,學習探索及體驗更多課堂外的生活經驗,打開自己的視野,樂觀的面對一切。

    回覆刪除
  12. 學校五月份將為六年級即將畢業的同學舉辦三天二夜的城鄉交流活動,讓孩子實際體驗山野的生活,學著用自己的行動來經驗這一切,藉此訓練孩子解決問題及獨立生活的能力,整個活動行程都由士林國小設計安排,在活動過程中如能讓學生參與設計規劃,途中若遇困難如何解決,讓孩子親身體驗「從做中學」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使孩子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憶。

    回覆刪除
  13. 蘇老師讓學生學會旅行中的自助,使學生從自助當中去發掘獨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激發更多學習的動力,這種生命與生活中的體驗相當難能可貴。
    教育不就等於(教)+(育);在培育、養育的過程中賦予正面的教學意義,才能真正的豐富學生的學習。

    回覆刪除
  14.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教育家杜威亦以「從做中學」一語道破,活知識的重要。
    而我的老師則常說「just do it」,做了就對。因為唯有實際的經驗才會成為你獨有的知識。
    在高學歷也將面臨路失業率的未來,愈來愈覺得國小階段學生應該以多元深刻的實際體驗來豐富其人生,並作為將來類化及學習遷移的創意資料庫。如果可以,真想從課本中選幾個主題上,免去課程進度的問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