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能力19 學會窩心

蘇老師摸索出小凱這孩子的特殊性,所以收起較嚴格的管教方式,反過來用軟性語調來跟小凱對談,跟他開玩笑,跟他聊心事,蘇老師也常在課堂上公開稱讚小凱的轉變與細心。其實,對於蘇老師的稱讚與肯定,讓小凱從具體的鼓勵與讚美中增進對自我概念,肯定自己。

「窩心的小凱幫老師蓋被子」,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卻讓蘇老師感到很窩心,而透過小凱如此窩心的舉動,不僅讓班上的孩子學會如何看到他人的優點,懂得讚美別人,體貼別人,溫暖別人,進而「也懂得欣賞自己的特點」,也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我想不管是誰,能看到孩子有這種程度的關懷,是很窩心和欣慰的事情,懂得處處為他人著想。有一本書─「好孩子都是鼓勵來的」,內容也是在敘述: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充滿信心;在激賞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尊重。所以,別吝惜你的讚美、鼓勵,讓孩子在快樂的氣氛中,自信的成長,千萬不要讓一句惡話,抹煞了孩子一生。

我想:能發自內心讚美孩子,即使一句簡單的肯定和鼓勵,也會讓孩子充滿自信。當孩子知道自己是最棒的,是獨一無二時,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自信,孩子也更有勇氣面對各種難關,發揮更大的潛能,走出自己的路!「愛」就是懂得「用心」灌溉與孩子一起成長。因此,永不放棄的堅持與關心,才能協助孩子找到應該屬於自己的青春色彩,才能讓各自的優點、潛力被發現。

14 則留言:

  1. 在知識的範疇裡,我們總是很有耐心,不厭其煩的教孩子學會讀書認字,但我們卻很少教孩子如何表現對他人的體貼,也許有人會質疑「窩心需要教嗎?」我們總期待孩子能夠主動地表現窩心,例如老師重感冒「燒聲」時,希望上課時小朋友能體貼地「安份」一點,但往往是期待落空。相信只要孩子一個貼心的小舉動,身為老師或父母都會感動不已,當爸媽辛苦工作回到家,孩子能主動的幫爸媽搥搥背,分擔家務,父母再多的辛勞都會在瞬間化為無形。培養孩子擁有一顆體貼的心,不管在做任何事前,都能以同理的角度為他人設想,除了愛自己更要懂得照顧別人,成為善解人意、體貼的孩子。

    回覆刪除
  2. 斯塔洛齊認為良師的行徑,係看到孩童,不管這孩子多髒、多醜、心智多魯鈍、肢體多殘缺,憑著教育愛一視同仁的對待與照顧。

    每個人都需要讚美....給予肯定.獎勵.也都能溫暖彼此的心房....美言一句三冬暖.也能讓情緒處於愉悅的狀態下.會有更好的學習效果!

    回覆刪除
  3. 讚美可以用最少的力發揮更大的效果,看到學生的好處,就要去讚美他,他才會演好他自己,學生會用老師所看到他的好處,表現給老師看,做任何事也會更積極,也變得更懂事。比如讚美學生:你真是老師的好幫手。學生做起事來更起勁。一句具體的讚美,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自信。

    回覆刪除
  4. 在少子化的今天,父母都把最好的物質享受留給子女,漸漸的養尊處優慣了形成唯我獨尊的驕縱心態,不懂的感恩,無法體諒別人,更遑論將來要孝順父母了。因此無論身為父母或師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引導「分享」及「感謝」的心情,以鼓勵代替責罵,以讚美取代批評,身教言教的影響,潛移默化中一點一滴的累積,慢慢的學會關心身邊週遭的人事物,有顆溫暖而體貼的心。所謂「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意思說處處愛護關心別人的人,一定得到上天的嘉許。也是品德教育的極致表現。

    回覆刪除
  5. 有時候我會帶一些特別的零嘴到學校請學生品嘗, 漸漸的, 學生也會請老師和同學吃, 他們學會了「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的道理, 領悟到和別人一起享受, 比一個人獨自享受更有樂趣。與人分享可以彰顯自己的大方, 它也會影響身邊的人--今天我請大家, 明天你請, 後天他請, 如此一來, 每天都可以在分享的氣氛中快樂學習。能得到這樣的回饋, 真令人感到窩心!

    回覆刪除
  6. 在指導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如果能以鼓勵代替責罰,以讚美代替批評,則學生學習可發揮更大的效果,做任何事也會更積極更有自信。不經意的一句讚美話,也許會讓學生快樂老半天,甚至改變了他的學習態度,影響他的一生。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別吝惜你的鼓勵、讚美,讓孩子在充滿自信的氣氛中快樂成長。

    回覆刪除
  7. 比馬龍效應提醒我們對孩子有較高的期望,孩子通常能表現得更好.因此在公開場合讚美孩子對於良好行為的持續也有增強效果.

    回覆刪除
  8. 蘇老師和小凱的良好互動,產生最親切的回饋,窩心的小凱幫老師蓋被子,蘇老師真窩心;想想;窩心的動作,不是舉手之勞嗎?且看有心沒心罷!親人朋友間有心無意之舉是不是能產生更窩心的回響?
    孩子是最純真的,總需要做良好的牽引的,然而團結合作的一班,究竟能把蘇老師逼出什麼火花來呢。

    回覆刪除
  9. 人都是希望被讚美的,也都會有成就動機,巧妙的運用這些心理因素,將可較有效的引導學生好行為的建立。但在這過程中亦可能出現不如意的狀況,得再發揮耐心和愛心來提攜孩子。

    回覆刪除
  10. 由於社會的變遷、家庭型態的改變,生育率大大降低,孩子總被家人捧在手心, 任何事情都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不在少數,能碰到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孩子真的是非常難得。
    文章中小凱的一個窩心的小舉動,除了讓老師備受感動外,也能作為班上的楷模學習,我想同儕之間的學習效果應大大超越老師們成日的叨念吧!

    回覆刪除
  11. 窩心(尊重)其實是可以需要提醒的,有時候孩子們只是不懂,甚或我們沒給他們機會表現,當孩子在提醒後有了適當的表現時,給予鼓勵與表揚,將能讓更多的人願意去嘗試這樣的行為。

    回覆刪除
  12. 窩心是體貼、懂得替他人著想,是比尊重更高的層次,是一種生活習慣的養成,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結果。「身教重於言教」,老師在教導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溫暖,相信孩子自然會懂得回報。

    回覆刪除
  13. 反省自己的班級經營,好像鼓勵的部分太少,我覺得與人相處應該要儘量的把對方的優點擴大,有時會收到不錯的效果喔

    回覆刪除
  14. 學會窩心也要懂得感受與珍惜,孩子的習性養成幾乎來自於家庭和學校,所以為人父母者和教師,都要以身作則,多一 些讚美鼓勵,少點兒責怪與抱怨,能夠以更柔軟的心來帶領孩子,孩子必定可以感受到你的溫暖的。

    回覆刪除